TC分享第 253 期
TC分享第 253 期
2025 week 44
你永远会低估你一周可以做的事情,在这里记录一下我这周看到的好东西。有些链接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本周摄影

新闻思考
这周在apec的会议上习主席和川普总统时隔六年再次见面,双方就贸易战有了一些停火。虽然外界对这次会谈寄予厚望,但整体来看,双方只是达成了一个有限、临时性质的“停火”协议,而不是实质性的全面关系解冻。
根据白宫方面的说法,美国会对部分中国商品的小部分关税进行下调,并且是分步骤进行,暂定一年时间。这不是“取消关税”,只是“暂时性缓和”,并会设定年度评估机制。如果哪一方觉得对方没有履行承诺,随时可以重新“加码”——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试探性的、随时可退的安排。
作为回应,中国则在多个方面作出了配合。首先,中国恢复和扩大了对美国大豆及部分农产品的采购,这是过去中美贸易谈判中反复出现的内容;其次,中国同意维持稀土对美出口不断供,原本考虑的稀土出口限制将至少延后一年实施;此外,芬太尼问题上,中方也承诺会加大执法合作,打击原材料的流通;中美之间还表示会在能源和农业产品领域,进一步扩大实际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领域仍是最敏感、最具战略竞争色彩的部分。虽然这次并没有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高端芯片出口管制等方面达成实质性让步,但双方设立了“对话机制”,同意“继续谈”。换句话说,在科技领域是“谈着不动”,保持一个脆弱的沟通渠道。
整个协议定了一个一年的期限,中美双方同意在此期间定期评估执行情况。如果有一方不满协议的履行,可以重启对抗措施。这种设定虽然可以避免短期内的冲突升级,但也表明彼此之间仍然缺乏足够的互信。
股市对这次“停火”的反应比较冷淡,可能也是因为市场早有预期,知道这不会带来实质性的转折。
中美的“互相牵制”已经成为一种结构性的新常态。中国手中有像稀土、农产品市场这样重要的资源牌,而美国则掌握着半导体、AI等高科技出口管控的筹码。双方在不断试图减少对彼此的依赖,中国加快国产替代,美国也在拉高技术门槛并推动产业“去中国化”。
长期看,这种彼此牵制的格局可能难以持久。一旦技术、产业链逐步实现“脱钩”,中美之间的互动将可能逐渐减少,形成两个各自主导的技术和经贸体系。有人把这种趋势形容为“一个世界,两个系统”,未来或许不会是热战,但也不太可能回到过去的深度融合。
科技新闻
【1】理想汽车召回11411辆MEGA 2024款电动汽车 财联社10月31日电,日前,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召回编号S2025M0174V:自2025年11月7日起,召回生产日期从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的理想MEGA 2024款汽车,共计11411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导致车辆出现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形,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冷却液渗漏导致的动力电池安全隐患,理想汽车云端预警程序会提前预警,并通过400客服、车机Ecall进线联系用户并安排救援服务;当车辆出现故障时,会通过车机故障灯、文字及报警音提醒用户,请靠边停车并等待救援。如未收到预警和车机故障信息,说明当前车辆状态正常,请放心用车,接到邀约后请尽快进店更换。

【2】微信三大新功能 10月30日,据微信派公众号,微信再上新功能: 一、现在,微信可以一次性撤回本次发送的全部消息(包括多选转发、批量发送的图片视频和文件)。以前,一条条撤回,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现在,一次性撤回,从从容容游刃有余。(该功能正在逐步覆盖中,请大家耐心等待~) 二、现在,微信群消息免打扰后也能选择性接收重要通知。点击「群聊右上角-以下消息仍通知」,可勾选@我、@所有人、群公告”还能添加 4 位重要群成员,收到他们的消息提醒。群聊翻天手机也不震,想看的重要信息也不错过。(该功能正在逐步覆盖中,请耐心等待~) 三、现在,删除好友时,新增“删除联系人同时清空聊天记录”选项。哪怕删除了联系人,也能在主界面中保留与其的聊天记录。当然,那些年少无知的感情,也能“人走了,回忆留下”。

【3】这张图表令人震惊:软件开发人员的岗位数量从峰值下降了70%。 虽然许多人会指责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但更有趣的变化正在发生。 传统的中产阶级工程师正在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技能正在变得过时。 有了GitHub Copilot这样的工具,一个有才华的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应对短短五年前还必须由整个团队完成的工作。微软最近报告称,每位员工的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这凸显了这一转变。 “初级工程师”的概念几乎已经灭绝。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能够编写代码的产品创作者,利用人工智能在短短几天内推出完整的产品。 相比之下,顶级工程师的收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他们纷纷涌向尖端技术领域。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真正的挑战。 想想OpenAI的通用人工智能开发、SpaceX的火箭工程以及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 这些产品创新者正在成为独行创业者,而精英工程师则获得了对冲基金级别的薪酬。 到2025年,“软件工程师”这个术语将与2020年时的含义大不相同。 这张图表揭示了一切:中间阶层已经消失,精英阶层正在崛起,一波新的建设者正在出现。

优秀的项目
The only AI app builder that knows backend
使用小爱音箱播放音乐,音乐使用 yt-dlp 下载。
微舆:人人可用的多Agent舆情分析助手,打破信息茧房,还原舆情原貌,预测未来走向,辅助决策!从0实现,不依赖任何框架。
优秀的文章
【1】Avoid 2:00 and 3:00 am cron jobs! | End Point Dev
【3】「最后一届」翻译生
优秀的视频
【1】与骷髅起舞、在坟头蹦迪、和死亡同寝,这就是墨西哥亡灵节!【穿越新大陆02】
【2】习特会釜山落幕:中美达成一年协议,G2双巨头时代正式来临?
有趣的事情
【1】腾讯成立正能量算法工作专班

【2】舒肤佳也是够了

【3】牛马成了正能量词汇了?

【4】还好啦W

【5】AI还是能共情的…

【6】到现在养了8个小时的人…

【7】德国网红上班了三个星期之后表示“每周工作40小时太荒谬,对心理健康不利,就像仓鼠在滚轮里跑”引发网友讨论


【8】禁止现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