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
每周分享第 72 期 2020 week 42
你永远会低估你一周可以做的事情,在这里记录一下我这周看到的好东西。有些链接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本周摄影:
前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国内经济 【1】深圳改革试点方案印发:市场准入等重点领域将迎来大改……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11日
每周分享第 71 期 2020 week 41
你永远会低估你一周可以做的事情,在这里记录一下我这周看到的好东西。有些链接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每周摄影:
周末去了395公路赏秋,推荐一下。特别注意120优胜美地需要提前预约才能通过,没有的话需要绕路。
国内新闻 【1】中芯国际公告:受美出口管制,正评估影响 10月5日消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受到美商务部出口管制,正评估影响。公告中称,基于部分自美国出口的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供货期会延长或有不确定性,对于本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可能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本公司将继续跟进此事项,并将适时发布进一步公告。……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4日
每周分享第 70 期 2020 week 40
你永远会低估你一周可以做的事情,在这里记录一下我这周看到的好东西。有些链接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本周摄影:
(感谢雷老师的指导)
大家国庆节快乐!……
阅读全文
2020年9月30日
怎么设计一个机制可以保证参与者的之间的公平以及达到最优分配,这是我们这篇想讨论的内容。
社会机制的性质 一种机制由六个部分组成:一个环境(世界的相关特征)、一个结果集、一个行动集(也称为消息空间)、一个行为规则(人们根据这个规则来做出行动)、将行动映射到结果的结果函数,以及将环境映射到一组希望得到的结果的社会选择对应。社会选择对应是指一种理想状态,达到最大化每个参与者效用的结果。帕雷托最优也可以定义这个状态,即不可能在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的情况下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
上图是芒特-赖特图,描述了一个机制的基本组成部分。图的顶部是社会选择对应,它描述了我们希望得到的规范的结果。在图的底部,则列出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能做的事情——人们应用他们的行为规则来发送消息或采取行动。结果函数将这些行动映射到结果中去。在理想情况下,下部这个更加复杂的路径会产生与上部路径相同的结果。
一个机制的成功需要满足一些性质,这里探讨5个性质:
第一,我们会希望这种机制的均衡结果与社会选择对应一致(帕雷托最优)。
第二,在理想情况下,参与者将会采用占优策略,即他们的最优行动不依赖于他人的行动。如果是这样,就说有效的结果是占优策略可实施的。
第三,我们不想强迫人们参与这种机制(自愿参与)。
第四,如果这种机制涉及资源的转移或支付,我们不希望增加额外成本或破坏资源(预算平衡)。
第五,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希望参与者讲真话。我们希望人们发送的消息能够揭示他们的真实信息或真实类型。……
阅读全文
2020年9月27日
每周分享第 69 期 2020 week 39
你永远会低估你一周可以做的事情,在这里记录一下我这周看到的好东西。有些链接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每周摄影:
9月24日,美国国务安全部宣布了一个新的规定,要把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的居留时间缩短为2-4年。9月25日,新规进入30天公示流程,所有人都可以在Federal Register网站上留言。国土安全部会收集评论,决定是否通过新规以及最终版本。……
阅读全文
2020年9月22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公共物品,例如公园、公路、图书馆等等。这些东西其实只是一部分人出资,而剩下的人都可以享用。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想享用,就会出现没人想出资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到团队合作中,个体有很强的动机去“搭便车”——自己偷懒卸责,让别人去努力工作,他们也会对共享工作空间提出过度需求,以确保自己的团队有足够的工作空间。这里我们就研究一下集体和个体的贡献问题。
集体行动问题 在集体行动问题中,每个人都可以在做贡献与免费搭便车之间进行选择。搭便车符合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因为这能为个人带来更高的收益。然而,当每个人都做出贡献时,整个群体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集体行动问题中,N个人中的每个人都要选择是搭便车(f)还是为集体行动做贡献(c)。个人的收益取决于自己的行动和合作者的总数。个人可以通过搭便车获得更高的收益,即,Payoff(f,C)>Payoff(c,C+1),但是当每个人都做出贡献时,所有人的收益总和实现最大化。这里的C是所有人的贡献。
公共物品供应问题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非竞争性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导致了集体行动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人们不想做出贡献,而是在于人们低估了贡献的价值。每个人的贡献都可以增加每个人的效用。
有N个人,每人要将自己的收入I(I>N)配置到一种公共物品(PUBLIC)和一种私人物品(PRIVATE)上,每个单位的成本为1美元。每个人都有以下形式的效用函数:
$$Utility(PUBLIC, PRIVATE) = 2\sqrt(PUBLIC) + PRIVATE$$……
阅读全文
2020年9月20日
每周分享第 68 期 2020 week 38
你永远会低估你一周可以做的事情,在这里记录一下我这周看到的好东西。有些链接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摄于 Calero County Park)……
阅读全文
2020年9月13日
每周分享第 67 期 2020 week 37
你永远会低估你一周可以做的事情,在这里记录一下我这周看到的好东西。有些链接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很多关于疫苗的好消息!希望全民抗疫的日子早点结束。
以前我在每周新闻分享里很少分享自己的看法,主要是希望这里成为一个客观信息的分享,看法留给每个读者自己。其实新闻的选择体现了我的个人的一些观点,对于新闻的看法我以后也会分享一些,主要以知乎回答的形式。如果有兴趣看的话欢迎阅读。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反映出了外卖行业的什么现象与问题?外卖效率与外卖员人性化待遇应如何平衡?……
阅读全文
2020年9月7日
人们通过合作可以实现1+1>2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人在面对选择时都会采取合作,合作背后的机理是什么?在这一篇中我们通过囚徒困境的例子对合作的行为进行建模分析。
囚徒困境 人们在面对和他人相处时有两个最基本的选择,合作(为了共同的利益)以及背叛(只顾及自己的利益)。
囚徒困境博弈的名称源于如下故事。有两个人,被控共同犯下了某种罪行。有关当局只掌握了间接证据,因此给他们每个人都提供了认罪减刑的机会。两人因此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果两人都不认罪,那么每个人都会(根据现有证据)受到轻微的惩罚;如果只有一人认罪,那么认罪的这个人不会受到惩罚,而另一个人则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如果两人都认罪,那么两人都会受到较严厉的惩罚,但是不会像只有一个人认罪时那么严厉。
下图将这个故事变成一个双人博弈,合作带来的总体收益最大,但是不能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当一个人背叛另一个人合作,可以使得背叛的人达到最大的利益,但是合作的人则获得最小的收益当两人都背叛,所获得的总体收益最小。
将其中的数字抽象,并且将两者都背叛的利益都看作0。下面的不等式反映了之间收益的差距。
维持合作 在讨论维持合作时,我们假设参与博弈的人都采用一种策略:只要一方背叛,另一方将持续背叛。
对于理性的人,当博弈会重复发生的时候,持续的合作就有可能发生。当博弈以P的概率发生时,当以下条件满足:
$$P > \frac{(T-R)}{T}$$……
阅读全文
2020年9月6日
每周分享第 66 期 2020 week 36
你永远会低估你一周可以做的事情,在这里记录一下我这周看到的好东西。有些链接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国内经济 【1】中国禁止、限制出口技术最新目录来了 据商务部网站,8月28日,商务部、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 等列入目录。……
阅读全文